[1] 周志光,
王飒清,
刘玉华,
等.
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(MOOC)数据可视分析综述[J].
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,
2022,34(6): 830-840.
[2] 孟勋.
MOOC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影响[J].
教育教学论坛,
2019(4): 219-220.
[3] 赵蒙成,
高慧.
美国高等教育MOOC的历史、现状与问题[J].
扬州大学学报(高教研究版),
2016,20(1): 17-23.
[4] 李方圆.
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传播模式探析[J].
教育现代化,
2019,6(A4): 229-231.
[5] 于岩,
朱鹏威.
“互联网+”环境下高校“MOOC+SPOC”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建设研究[J].
情报科学,
2022,40(5): 59-64.
[6] 何丽,
吉玉祥,
李雪芝.
基于MOOC+快课+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[J].
中国现代教育装备,
2022(7): 69-71,75.
[7] 魏晓君,
阴建华,
张彤,
等.
基于地方院校角度的后疫情时代MOOC建设与应用的思考[J].
河北职业教育,
2021,5(6): 51-54.
[8] 郭明净,
纪在云.
试析MOOC对高校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——兼论大学生自我教育时代的来临[J].
现代教育科学,
2014(11): 112-117.
[9] 薛仁杰,
周小冬,
唐维兵.
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学业形成性评价的认知差异——基于全国十九所高校问卷调查研究[J].
南京医科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
2022,22(1): 97-100.
[10] 李丽,
丛馨,
吴立玲.
形成性评价在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应用和启示[J].
生理学报,
2020,72(6): 743-750.
[11] 程琴,
曾昕,
徐正东.
优化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评价机制的研究——以泸州医学院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为例[J].
中国成人教育,
2015(7): 121-123.
[12] 马金钟,
马森.
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国内主要MOOC平台比较研究[J].
延边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
2019,52(4): 104-110,143.
[13] 万铮.
基于微课的碎片化学习在高职教育中的反思[J].
教育教学论坛,
2018(24): 271-273.
[14] GUO P J, KIM
J, RUBIN R. 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: an empirical study
of MOOC videos[C].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CM conference on Learning @scale
conference. Atlanta, Georgia, USA: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, 2014:
41-50.
[15] 王竹立.
在线开放课程:内涵、模式、设计与建设——兼及智能时代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[J].
远程教育杂志,
2018,36(4): 69-78.
[16] 彭静雯,
许祥云. “碎片化学习”问题修复:基于MOOC学习支持的反思[J].
江苏高教,
2017(5): 42-46.
[17] 张曙光.
从“成才”走向“成人”:新时代我国大学教育理念的转向[J].
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,
2019,18(6): 77-84.
[18] 汪滢,
吴佳微,
汪琼,
等.
MOOC对教师转化学习的影响——转化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师MOOC学习质性研究[J].
现代教育技术,
2022,32(6): 72-80.
[19] 梁延秋.
多维度教育教学改革——评《MOOC+SPOCs+翻转课堂: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》[J].
教育发展研究,
2019,39(1): 85.
[20] 刘燚,
张辉蓉.
高校线上教学调查研究[J].
重庆高教研究,
2020,8(5): 66-78.
[21] 刘春玲,
马薇.
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[J].
科技与创新,
2022(16): 4-6,9.
|